*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

病例分享~

撰文 | 王玉伟


【资料图】

每次接到委托,我都会让助手波仔先去做心电图,这已成为长久以来的习惯。

波仔也开玩笑称之为“大侦探未动,心电图先行。”

我说:“可别小看这些心电图,这往往成为‘悬疑旧案’的突破口!”

波仔显然有些不信,我说:“你还别不信,我这里就有个案例,案中女孩被误诊癫痫长达15年,而就是凭借心电图解开了谜团。”

说罢我取出了一份档案,封面写着一首诗文:

无才未去查心电,

妄诊癫痫若许年。

千寻万觅疑无路,

真相只在此图间。

案件回顾

时间回溯到2001年1月,案中的女孩——我们就叫她“小美”吧——当时只有16岁。

小美乘车途中突然出现意识丧失,从座位跌倒在过道上,2分钟后醒来,除此之外没有异常动作;当晚睡眠中有反复发作四肢颤抖、呼之不应,每次持续2-3分钟。这引起了小美父亲的注意,因为他的两个堂兄弟在20多岁时就在睡梦中莫名死亡。

第二天,小美就查了颅脑CT、脑电图、单导联心电图,都没有异常,诊断为“癫痫额叶”,接受“拉莫三嗪”治疗,接下来10年中,小美发作四次清晨突然惊醒,并没有严重影响生活。

每天按时服药成为了小美生活中的一部分,伴随着她逐渐成长,步入了婚姻殿堂,并开始孕育爱情的结晶,但症状也随之加剧。

2012年3月,小美产后癫痫发作,诊断为“典型强直-阵挛发作”,并继以意识混乱、昏睡。多次脑电图、颅脑MR检查均未能发现异常,即使多次调整“拉莫三嗪”用量,再加用“左乙拉西坦”,症状控制仍不佳,有时被“闹铃”惊醒也可出现“癫痫”,2016年2月,小美“癫痫发作”多达11次。

正在一筹莫展之时,病情更加恶化;也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案件出现曙光。

2016年4月,小美突发室颤,经过及时除颤挽救了生命,也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......

自此,侦查的重心从癫痫系统疾病转到了心律失常, 案件侦破过程中,小美又发生了心室颤动(C),并植入ICD,将左乙拉西坦被换成了唑尼沙胺。

聪明的读者看到这里猜出是什么疾病了吗?后续该如何治疗呢?

以上问题的答案,可长按识别下方 二维码 ,或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,查看置顶文章获得:

---答案分割线---

参考文献

[1]Galtrey CM, Levee V, Arevalo J, et al. Long QT syndrome masquerading as epileps [J]. Pract Neurol, 2019;19(1):56-61.

[2]Bonow RO, Mann DL, Zipes DP, et al. BRAUNWALD心脏病学[M].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6,830-831.

[3]张萍.长QT综合征临床分型及意义[J].中国实用内科杂志,2013,33(01):13-16.

责任编辑:彭建萍 *\"医学界\"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、可靠,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;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。 ,学习更多临床技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