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纯电时代的smart,销售渠道上已然和奔驰脱钩,品牌和产品方面是否还保有燃油时代smart的魅力?市场这么卷,smart的新奢定位能否确立,换句话说,以当前的定价能否实现更高规模的销量?面对一系列来自现实的灵魂拷问,smart在2023年亟需给出答案。

自第一款产品smart精灵#1进入市场不过1年时间。今年是第二次接触新阶段的smart,探访smart品牌灵感研究所,有惊喜。


【资料图】

自疫情起,业界已很久未见布展如此用心的品牌活动——活力四射的展场中有多达近20台smart,包含smart精灵 #1所有的外观颜色和配置版本,以及经典的燃油时代的双门smart BR 450、451和453,还有很多升级到smart品牌文化的展示和跨界产品。

规模之大让熟悉smart的密友会发出一声感慨:那个熟悉的和奔驰一样豪华但风格更年轻的smart又回来了,并且它焕发了新的生命力。

尽管进入电动时代的smart,不再是奔驰100%的产物,而是由梅赛德斯-奔驰和吉利汽车集团共同持股,且股比50:50。但smart在这次活动上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,smart自身有着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,换句话说,smart是smart,奔驰是奔驰。所以smart并不会因为股比的变化而弱化自身的文化属性,当2023年迎来smart品牌25周年的契机,会让强文化属性的品牌特点再次加强。

这个故事的源头要追溯到品牌的诞生。一张设计草图让时间回到50年前,smart实际上生既有电动基因。这张草图来自于一位年轻的汽车设计师,当时光回溯至1972年,刚刚参加工作的约翰·汤姆福德向戴姆勒公司递交了自己的伟大梦想,勾勒出一辆纯电小车的雏形,这便是smart品牌序章的灵感之源。

当时的大背景是城市拥堵及石油危机出现于地球,人类迫切需要解决交通难题。而1981年,基于汤姆福德理念打造的首款概念车NAFA诞生。纯电驱动、后置后驱、车长2.5米,尽管当时受时代技术限制未能量产,但已然把都市纯电出行的概念深植于smart品牌基因。

所以当25年后smart以浩瀚平台架构、纯电形态再次出现于年轻汽车消费市场,并不是smart在传统燃油世界的终结,而是冥冥中和它诞生的那一刻再次共鸣。环保、0炭,汤姆福德50年前的伟大憧憬在50年后被实现。

而对产品而言,四轮四角以尽量扩大乘员舱空间的设计、后置后驱的灵动属性、笼式车身设计和车小但科技含量不低的四大基因,也从第一代smart(BR 450)开始,一直传承。

今日的smart精灵 #1尽管已经变大,但依然可以找到这4个灵魂。并且它更出色的电子电气化构建和纯电性能,也将保持smart在新阶段的竞争力。

别以为对于这样强设计品牌而言性能不重要,看看传统燃油汽车品牌当前的市占率下滑和恐慌就知道smart或许选对了路线。我在2023年,已经就改变了2022年时看smart的眼光。尽管smart车变大、样子变了,情感上短时间难以接受,但改变本身是给传承以机会,只有进取才能延续文化和生命力。相比于柯达胶片和徕卡相机,或许smart的选择才是更好的走向未来。

第二个刁钻的问题,市场会接受吗?这个问题我抛给了smart品牌全球公司销售、市场及售后副总裁张明霞。

和每一位除特斯拉以外的全球汽车品牌高管一样,张明霞也正经历能源变革带来的市场挑战,背负着巨大的销量压力,并寻求突破。甚至张明霞的挑战尤为艰巨,因为smart在2019年即宣告成为全球第一个从传统燃油完全向纯电切换的汽车品牌。所以随着smart新股权架构下的公司成立以及第一款纯电车型精灵#1的投放,张明霞要同时攻下3座大山,即品牌换新、渠道重建和产品投放营销。

渠道上,张明霞和她的团队正经历一场高速狂奔,目前smart品牌在华已完成154家线下渠道网点建设,覆盖超过40座城市。而2023年在华销售、服务渠道覆盖范围还将继续,预计今年底smart全国渠道布局累计将超200家,覆盖60余座全国一线、新一线及二线城市,并且2023年已经开启海外市场的交付。

品牌方面,smart准备把“百万车主”群体重新调动起来,一场“smart care密友护航行动”将在2023年展开,并且随着精灵1号从今年2月起在欧洲的交付,smart今年会在中国、欧洲甚至全球举办一些活动,围绕着新奢调性、科技属性、潮趣共创展开。保有童趣的张明霞在专访中对smart的营销计划几乎是“藏得快要忍不住”,据她透露,smart的共创一定是和别人不一样,一定是好玩的事,内核是围绕着艺术、人文、文化。

产品方面,张明霞透露截至并未调低今年的销量目标,尽量的去够到这个目标。尽管如2022年一样,这个目标是没有公开的。目前看smart也并没有调整价格的计划,但实际上3月份smart精灵#1的新入门版本PRO版已经降低了总的门槛。17.90万元的价格比之前的入门版Pure+低了1.52万元,主要变化在于换装了49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,而配置基本可以打平之前指导价20.92万元的PRO+版。今年smart也将迎来据传为精灵#3的第二款车到来,到预计对销量的贡献要在2024年才会看到效果。

结语>>>

电动化时代的smart是失去个性、不再灵光,还是传承灵魂并焕发新的生命力?这个问题在2022年我相信更多人的答案是不乐观的,而在2023年,天平似乎开始倾斜。在战胜了品牌新阶段最初的艰难上路后,smart已开始找回文化自信。smart的机会在于,艺术、审美和情趣,在今日的新能源市场中依然是稀缺的,年轻消费者的热情从没有远去。

文|张局

图|作者实拍及smart提供